審計中的特別風險包括哪些
審計特別風險主要包括:人員風險;法規風險;舞弊風險;技術風險。人員風險:這種風險是指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審計人員的失誤、疏忽或不當行為,導致審計結果出現偏差或錯誤。
特別風險包括舞弊、重大交易、重大重組并購以及其他涉及異常或超出正常經營的重大事項。特別風險一般應用在審計上面。它是由注冊會計師識別和評估的、根據判斷認為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審計風險包含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又包括固有風險與控制風險。重大錯報風險兩個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財務報表整體存在廣泛聯系,它可能影響多項認定。
特別風險,是注冊會計師特別關注的重大錯報風險,對于特別風險的判斷,涉及到的主觀因素較多,判斷較靈活。特別風險通常與重大的非常規交易和判斷事項有關,非常規交易是指由于金額或性質異常而不經常發生的交易。
①細節測試;②細節測試+ 實質性分析程序;③實質性分析程序+ 控制測試;④細節測試+ 實質性分析程序+ 控制測試。單獨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控制測試,不能應對特別風險。
注冊會計師審計經營風險是什么
經營風險是指公司的決策人員和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中出現失誤而導致公司盈利水平變化從而產生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或由于匯率的變動而導致未來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方面的規定:經營風險源于對被審計單位實現目標和戰略產生不利影響的重大情況、事項、環境和行動,或源于不恰當的目標和戰略。
經營風險審計是以風險評估為重點以分析和研究企業未完全實施防范的風險,以及經營風險對企業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然后再通過對證據的相互印證來判斷被審計單位報表是否真實和恰當的審計活動。
審計風險包括:經營風險、信用風險、不可抗力因素風險等固有風險或檢查風險。且前述的固有風險指在不考慮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內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況下,其會計報表上可能出現某項認定產生重大錯報。
(3)對審計風險的影響。由于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當檢查風險不變時,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都明顯提升,必將導致審計風險增大。
重大錯報風險的控制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未能及時防止或發現其會計報表上某項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同固有風險一樣,審計人員只能評估其水平而不能影響或降低它的大小。
注冊會計師如何避免審計風險
注冊會計師要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發表審計意見,不僅要審查其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規性,還要審查其經營活動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審計對象越復雜,審計內容越廣泛,收集審計證據的難度越大,審計風險也越大。
加強行業監督與指導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審計人員敗德行為的懲罰力度,讓審計人員對敗壞職業道德的行為承擔巨大壓力和風險成本,遏制造假的動機。
從約束機制層面來規避審計風險,通過建立合伙制以明確管理層的責任。從實施層面來規避審計風險,主要是對業務承接、審計、報告簽發等過程實施監控以發現并解決風險。
在實踐中注冊會計師就是通過收集充分的證據來降低檢查風險,從而把總審計風險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檢查風險水平和重要性水平一道決定了審計人員需要實施的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以及所需收集證據的數量。
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動機進行分析有助于降低審計風險。重視分析性程序的應用分析性程序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審計方法,有助于發現重大誤差。
審計風險包括哪些內容?如何避免?
對審計質量的考核也有所依據,減少失察的可能性,從而規避審計風險。建立利用專業指導機制,事務所要建立專業指導機制,保證注冊會計師在遇到超出自己的知識范圍的情況時,能夠得到及時的咨詢服務、恰當的業務指導。
內部控制制度薄弱。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實際運營情況都會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實施,如果審計行為缺乏內控制度的管理和約束,那么審計的結果也會失去原本的科學性。內部審計機構不具備良好的獨立性。
首先,要建立內部審計責任制度,明確審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合理分工,避免責任相互推諉、漏審等弊病發生而形成審計風險。其次,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標準和監督、檢查、考核、獎懲等制度,增加內審機構自我約束機制,強化審計風險意識。
審計風險分為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每個審計項目都會有風險。只有從根源上了解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才能規避與防范風險。筆者現就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